烏鎮(zhèn)是浙北杭嘉湖平原上的一方古樸、清雅之地,氣凝而土沃,地厚而人稠,為浙北殷庶之區(qū),歷史悠久,早在6000多年之前已有先民在這里繁衍生息。 烏鎮(zhèn)自古繁華,民風淳樸,極盛時“商賈四集、財賦所出甲于一郡,叢塔宮觀周布森列,橋梁阛匱,宛然府城氣象”—“烏青鎮(zhèn)志”。而桐鄉(xiāng)拳船、花鼓戲、皮影戲、香市等獨特的民俗風情,原汁原味的水鄉(xiāng)風貌和千年積淀的文化底蘊,使烏鎮(zhèn)成為目前江南古鎮(zhèn)中獨具風韻的佼佼者。
烏鎮(zhèn)地當水陸之會,四方來水,爭流競秀,縱橫交織,四通八達。京杭大運河繞鎮(zhèn)而過,鎮(zhèn)內河網密布,港汊縱橫。千百年來,民居臨河而建,傍橋而市,靜臥千余米的古幫岸、水閣和廊稝透出水鄉(xiāng)的悠悠韻味,形成了典型的江南水鄉(xiāng)風情。
烏鎮(zhèn)鐘靈毓秀,文人薈萃,人才輩出。自宋至清出過64名進士,161名舉人。如曾游學和寓居于此的昭明太子、趙白擇、陳與義、張楊園、鮑廷博、夏同善等,還有生于斯長于斯的文壇巨匠茅盾、沈澤民、孔另境等名聞遐爾,并留下了眾多的人文勝跡。正因為他們才有了烏鎮(zhèn)濃厚的文化底蘊,才有了烏鎮(zhèn)江南水鄉(xiāng)古鎮(zhèn)之首的地位。
2005年被中央電視臺評為“2005中國魅力名鎮(zhèn)前10佳”。
烏鎮(zhèn)街道上清代的民居建筑保存完好,梁、柱、門、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藝精湛。當地的居民至今仍住在這些老房子里。烏鎮(zhèn)從1998年開始發(fā)展旅游業(yè),目標是使烏鎮(zhèn)保持一百年前的老樣子。
送子來鳳橋初建于明崇禎十年(1637年),清康熙四十八年(1709年)、道光十五年(1835年)兩度重修,1998年4月重建時,采用中國古典園林中特有的園林建筑形式--復廊,古稱晴雨橋,亦稱情侶橋。寓意情侶步經此橋,婚后必生貴子。
臥龍橋筑于清代,南北兩側均有橋聯(lián),南側曰:"造千萬人來往之橋,修數百年崎嶇之路。"北側一聯(lián)曰:"愿人常行好事,愿天常生好人。"橋聯(lián)表明建橋者為民造橋,功在當代,利在千秋。
古鎮(zhèn)的宅院、商肆大多臨河而建,形成一條條或與河道并行或沿河道延伸的曲折幽深的小巷和街道。這些小巷有的極長,有的極窄,全鎮(zhèn)長短不一的一百二十二條弄中,百米以上的宅弄有五條,最有特色的一條露天弄叫石皮弄。此弄僅容一人行走,是王家子孫兩宅第之間形成的一條露天弄,地面有二百十六塊石板鋪成,全長68米,最窄處僅0.8m。一條條狹窄的深巷,石板路已被行人的腳步磨的油光,灰灰的墻壁,暗綠的苔蘚成片,黑漆剝落的院門里,偶見有藤蔓爬出了院墻,將老屋裝點得別有一番情趣。寧靜的氛圍,清淡的生活,百姓的淳樸,展現了西塘獨特餓風采。
西塘不僅橋多、弄多,廊棚也多。所謂廊棚,其實就是帶屋頂的街。西塘的廊棚有的瀕河,有的居中,沿河一側有的還設有靠背長椅,供人歇息,廊棚的頂有"一落水"、有"二落水",也有過街樓形成廊棚的屋頂,雖然不同但都可使商界貿易、行人過往免受日曬雨淋之苦。古鎮(zhèn)的廊棚長達千米。
此外西塘多老屋,鎮(zhèn)上現存建筑多為明清時期的磚木結構,屋樓疊榭,鱗次櫛比,幾經風雨凄凄,雖有破敗,但經修繕基本保持原狀不變。老屋中有金門繡戶的宅第園、粉墻黛瓦的深宅大院、香煙繚繞的寺廟,較有名的有西園、薛宅、王宅、圣堂、倪天增祖居、尊聞堂、護國隨糧王廟等。 |